走上放棄之路

今天是12月15日,想說說之前見過的一位中三女生。它有讀寫障礙,長期對數學失去信心。她媽媽執意要帶她來見我,可是他卻是十分不情願。當天我跟她討論了指數定律,主要是正整數指數的兩道關係式:(a^m)(a^n)=a^(m+n)及(a^m)^n=a^(mn)。最後她自擬一題並順利運用公式算得正確答案。然而,從眼神可以看到,這女孩子對自己缺乏信心,甚至希望從此可以遠離數學。離開的時候,她很開心的,不是因為已經弄通了指數定律,而是她告訴媽媽她以後都不用再來見我了!

她的志願是當個廚師,媽媽也不反對。而我,卻是從心底替她高興,反正人不一定要做什麼專業人士,也可以過得很充實、很快樂。跟其他面見過的學童一樣,這女孩子的學習能力根本沒有什麼問題。她跟不上進度,學不好數學,主要原因都是因為課室裏無法照顧太大的差異,而她卻屬於被忽略的一群。

她是我目前面見過,就讀最高年級的學生。與她的會面,也給了我一些關於後段發生的事情的啟發。他是典型的經長期打擊之後,決定放棄的學生,並非因為智能問題,而是因為不想再面對長期的挫敗。這些學生的存在,不禁令人質疑:為何我們的教育制度,只能用犧牲多數學生的福祉,來換取少數的所謂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