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學亞洲
今天是7月18日,英國決定花4100萬鎊幫小學改用亞洲數學科授課模式(https://www.theguardian.com/education/2016/jul/12/41m-funding-drive-to-help-schools-adopt-asian-style-maths-lessons)。如果稍後擴展至中學,不知會否影響亞洲家長送子女到英國升學的動機。不久之前,某些包括香港在內的亞洲地區,總認為要進步就要學西方。現在西方國家又反過來學亞洲,能不稱奇乎?
遠在1991年,香港抄英國引入目標為本評估(TTRA),被鬧翻了即改名目標為本課程(Target Oriented Curriculum, 簡寫為TOC),以圖淡化評估掛帥的色彩。(明眼人就知這條殭屍今天以TSA之名復活!)當時港英政府花了數以億元計的公帑硬推,強迫借調教育學院講師,輪流培訓全港教師,我便是其中一個被借調的人。政策排山倒海,雖不至於「要槍有槍,要炮有炮」,長官的倔強意志也教人不寒而慄。做培訓的講師多數不情不願,被培訓的教師多有口出惡言,局面可算亂作一團。折騰數載之後,如此「壯舉」依舊難逃不了了之。
記得其時與中、英文科同事一起被借調至目標為本課程教師培訓組,起初辦公室連空調設備都沒有,眼見關於這項新政的文件和理念都空洞含糊,查問主事人又不得要領,遂分中、英文寫了消氣(也是消閒)文字兩段如下:
年過半百,鬧劇看得多,習慣了反智的政府不懂(也不想)分好與壞。教育是文化傳承工作,怎可能把別人的移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