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交流活動

今天是3月2日,最近接獲中國教育部北京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數學工作室的邀請,將於四月初率領數學化教學團隊到深圳進行一次交流活動。為此,在密麻麻的工作清單之上,又多加了一項。話雖如此,數學化教學團隊近年很少有機會聚首一堂,今次可算是內地的朋友給我們的一次機會了。

經歷了16年的數學化教學,參與其中的成員,大概也可以分成老(我清楚團隊中不少人不喜歡我用這字的)、中、青三代了。今次交流會,我們特別安排多一點中、青的成員作為講者,以顯示團隊的傳承工作實在做得相當不錯。整個訪問團大概有30名成員,可以想像其中瑣碎的行政工作,雖然不算複雜,但也足以使人忙個不停。

聽說內地的朋友對數學化教學專用教材推崇備至,希望推薦給國內一些實驗學校,進行較有深度的試驗。做了16年的教學研究,深知這種研究的地區色彩非常濃厚,不是將其他地區的東西,一字不漏地照搬就可成事。語言文字、課程、文化背景等因素,都影響着教學的進行。要不同地區共用教材,除非這三項特質都是非常接近。因此,我實在看不出數學化教學專用教材,可以如何被直接應用於國內的教學環境。儘管如此,互相觀摩學習仍然有其重要性及價值。在今次交流會上,我會講述一些過去16年的工作成果,卻不會提及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如何習數學的工作內容,因為到目前為止,我仍然沒有取得任何足以令人鼓舞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