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興的翻轉課堂

今天是6月27日,上星期六上午在我服務的香港教育大學參加了一個翻轉課堂的講座,兩位講者都曾經是我班上的學員,都是數學化教學的追隨者,他們對教學的熱誠和對數學專科的掌握都令人讚嘆。

所謂翻轉課堂,其實只是把學生聆聽老師單向講解的部分,藉預製影片放回家中進行。只要學生都願意事先觀看影片,就可把課堂上的時間用於多向互動和照顧差異之上,期望可增加教學效能。

這個構思毫不新鮮,多年來都有教師要求學生在上課前預習,分別只在於規模(花多少時間和習多少內容)和方式(看書或看影片)而已。對大部分教師來說,此中困難主要有兩方面:(一)如何得到合用的影片?(二)如何保證全部學生都於上課前認真地看了影片?

如果要施教老師製作影片,最大的挑戰未必來自器材和技術。依我看,困難是很多教師無法用簡潔、準確和學生易懂的表達方式展現教學內容。試想:那些只懂把形形色色的考題做一次給學生看的教師,很可能從來不曾講解學習重點,要他們製作預習影片,不是強人所難嗎?不過,上有政策必致下有對策。當人們喊著要做專題研習時,不懂數學的數學老師(我不是說笑,這些人多的是!)仍可叫學生做統計,製作統計圖。同理,數學教學也有相當多機械化的部分,例如講解如何製作乘法表、數數一星期有少天,辨認硬幣等等。要打發不懂數學的上級要求實施翻轉課堂,應該易如反掌。

正因為此,兩位講者的工作堪稱技驚四座,他們用影片介紹等分分數份的數學原理!例如,知道2/5盒蛋糕有8件,要求1盒蛋糕有多少件,該如何做。依我判斷,懂得當中數學原理的小學教師應該不到1%,能製作解說影片的應該是絕無僅有了。然而,他們不是自己親自講解,而是找將要學的一般能力的學生拍攝講解過程,這種令學生高度參與的教學決策,是專家級老師的行徑,不只目光如炬,更是藝高膽大,令人佩服得五體投地。講座在預定時間前完結,隨即進入答問環節,有多熱烈呢?當時我想:講座內容也許只有10%的小學老師有能力理解和欣賞,由於我和幾位數學化教學的伙伴老師都沒有發言,應該沒有其他人會發言了。結果一如所料,是一個提問或意見都沒有!

至於如何保證全部學生都於上課前認真地看了影片,我想到兩個方向:(A)如果平日上課也聽不懂,學生未必樂意把負面經驗帶回家中;(B)如果學生太忙,也未必有空看。依我看,不管是(A)或(B),只要學生有興趣學習,總有克服的可能。數學化教學團隊有一位隊長(即是團隊中的「高手」),她用的是數學化教學專用教材,教高年級時要求學生全面預習,在開始新課題教學前把整個單元看一遍,上課時問:「當中有哪些是你們自己看不懂的?」每個課題都是這樣入手,老師只講解學生不懂的部分,學生懂的就自行處理。結果是學生學懂自學,省掉大量課時。當別的教師老是喊著追趕進度時,她總是多了一兩週要花心思打發。她做到了令學生有興趣學習,學生自然愛上預習,也愛上了預習後在課堂上的精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