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社會

今天是3月30日,上星期五發生了兩件事。早上有一位有讀寫障礙的攝影師來當義工,指導我的助手和學生拍攝的基本技巧。他告訴我在唸書時代,他不能聽老師讀出文句然後默寫,於是要努力事先背熟,到默書時就懶理老師說的,自己一口氣背默。依他所說,他自小考試都不好,總被人誤認為是懶散一族。現時他不論是工作或閒暇,都是在影像世界中渡過。礙於處理文字的先天困難,他主要靠YouTube進行學習,其中包括攝影理論和技術革新。當然,他今天活得很好,事業家庭兩得意。

晚上看了電影《爭氣》,講述有心人如何藉音樂劇改造弱勢學生。如果小心計算當中心力和財力的投入,不難發現要幫助弱勢學生,目前的教育資源投入肯定是杯水車薪。有人看了說對年輕人改觀,驚訝他們也能奮發上進。我看到的,卻是人人本來皆可成材,上文提及的攝影師就是一例,只是部分未能得到適當的栽培而已。然而,我卻不會說可以用相同的資源,栽培不同的人成材!

我期望文明社會可以多關懷弱勢,容許某些人享用比其他人多的公共資源。舉例說,我雙目能視,但會支持讓失明人士多隻導盲犬;我可以在普通課室內學習,但會支持讓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可享有更多的教學照顧;我有工作能力,可自食其力,但會支持讓社會上有需要的人靠綜援為生。有人或許會危言聳聽,說大加福利必致加稅。我只能說,文明人類不會為少許金錢而置弱勢於不顧。大家不妨想想,薪俸稅、個人入息稅和公司利得稅各加1%,對要繳付的人或公司而言,又會有多大影響。我其實隨時準備多付1%稅款去扶助弱勢社群,可惜政府不打算徵稅扶助弱勢,反而選擇派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