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用教材的兩種命運
今天是5月18日,近來開始有家長自掏腰包購買數學化教學專用教材《校本單元數學學習套》(http://www.oupchina.com.hk/pmathskit/visitor/),希望幫助孩子克服數學學習困難。又有一些向我打聽哪兒可以找到依數學化教學理念施教的補習班,為了不令家長太失望,我介紹了由數學化教學團隊一位隊長主持的「智學堂」(可在Facebook搜尋)。我對那兒的教學頗有信心,只是地點和工作量等限制,恐怕能真正受惠的家長和小朋友不會太多。
另一方面,近年聽說一些很雀躍希望學校轉用《校本單元數學學習套》的教師,遇上令人沮喪的選書程序。有的教師評分後選用了,學校管理層オ加入新條件把此書拒諸門外;有的評分一次、兩次、三次,每次都修改計分比重,仍然是《校本單元數學學習套》勝出,最後校方仍然不許選此書;更有的是校長聯同教師向校董會推薦,仍然被校董會否決。由此可見,學校決策未必盡由專業領導。不要誤會,雖然我有此書的版稅收益,但我關心的並非學校是否選用,而是專業知識在學校決策上扮演何等角色。如果專業沒受到應有的尊重,我們怎能期望教師會積極學習,増進專業知識?到頭來吃苦的仍是莘莘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