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期統測
今天是10月31日。上學期的結果已經出來了,小組共有9位學生,只有3位成績合格,其餘6位成績介乎40-59分之間。不合格的學生當中,有三位學生未能在指定時間內完成考題,這也是導致不合格的原因之一。是次統測成績與二年級相比,有輕微的進步。
是次統測內容主要分為五位數、加減計算題、文字題和二年級的學習內容(已有知識),以下表列各部分的佔分比重和學生的答對率﹕
五位數 | 加減計算題 | 文字題 | 二年級的學習內容 | |
試卷佔分 | 12分 | 10分 | 39分 | 39分 |
試題數目 | 6題 | 5題 | 17題 | 20題 |
答對率 | 約72% | 85% | 52% | 46% |
由上表可見,五位數和加減法式題的計算部分只佔整份考卷的20%,而文字題和已有知識部分卻佔了80%,因此即使學生完全答對五位數和加減法式題的計算部分亦只取得22分。決定成績取決他們在文字題和已有知識部分的表現。
由上表可見學生在文字題和已有知識部分相對較弱,這也正正反應了有特殊學習障礙的學生的兩種學習問題,一是他們認字的能力和對文字理解的能力相對較弱,因此在處理文字題時,遇上複雜的情境和不理解的字詞,學生便不懂得怎樣做。二是這類學生往往存在長期記憶的檢索困難,是次統測有大約四成是考核他們的已有知識,如方向、重量、乘法、除法、長度和距離、立體圖形、繪畫平面圖形、時間和象形圖,然而老師在統測前並沒有幫他們溫習這些已有知識,因此很多需要「記住」的知識,如立體圖形的名稱,長度單位和重量單位等,加上放完暑假,學生在測驗時都記不起來了。因此定期的溫故這些要「記住」的知識、增加學生的詞彙和日常生活經驗,均有助他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