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特訓班
今天是5月23日,最近在電視劇⟪廉政行動2016⟫看到以下片段,可算道盡眼下荒謬的教育事業:
當中揭示了一個毫不含糊的訊息:兒童入學就開始學習取悅成年人。家長要孩子做(考試的)精英,學校就配合,一起逼迫小朋友,可說是狼狽為奸!不要以為是小事一樁,這樣的文化一旦落地生根,上學就再沒有真正的學習。家長要求孩子要拿高分,教師告訴學生如何拿高分,小朋友將精力放在答出可以取高分的答案,取了高分回家交差,避過老師和家長的進一步滋擾,換回少許生活應有的自主空間。如此的循環生生不息,就是少了理解、內化和喜悅。孩子不知為何人家問最喜歡做的事時要答「閱讀」,問最喜歡看的故事書要答「羅密歐與茱麗葉」,這些答案不含任何理解,卻可取悅(愚不可及的)成年人。因為與自己的體會和認知無涉,全是外來要求背誦的取分答案,故完全不可能內化,成為孩子文化修養的一部分。在此等考試訓練籠罩之下,自然沒有學習的喜悅可言。
說這些與數學學習困難何干呢?不錯,數學科沒有莎士比亞,但有不准數手指、教早半年、操練TSA考題、強迫做奧數、⋯⋯這些帶來的後果與面試特訓班類似,就是令小朋友適應取悅成年人的生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