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官迷信的紙筆測考

今天是11月2日,上星期終於誕生了抽離小組第一次統測的成績(見下表)。單從得分看,只有三人沒有進步,甚至倒退。其餘的或多或少都有些進步。依家長說,那位沒有參加一年級大考的同學,當時通常拿三十多分。換言之,這位同學有多於二十分進帳了。

看到這幅紙筆測考的圖畫,應該滿意嗎?看見幾位成績大躍進的,當會喜上眉梢。然而,眼見幾位同學仍在六十分(學校定的及格分數)之下浮沉,卻又難免失落。不錯,這種混合的現象最是常見。迷信紙筆測考的官老爺們,一整天都在說測考成績當可回饋教學。若問這次測考的成績,能否反映抽離小組的教學手法和方向正確,該如何回答?

首先,必須說明分數的分佈。測卷上有24分考核一年級已學的內容,並非二年級新授的。粗略看,抽離小組的同學在這部分得分並不理想,大概是一年級沒學得牢固。此外,經課程重組,部分測卷內容被推後教授,令考卷中有12分是同學沒有學的。換言之,卷上只有64分與二年級上課內容完全重疊,得分超過此數的有三位,應該沒有全部忘記涉及一年級所學的,佔24分的內容。

最低分的一位得48分,卻是上課時表現最好的一位!估計他因專注力不足,引致答卷時精神不集中。上課時由於有老師牽引注意力,倒能表現理想。

應用題是今次統測的主要內容,部分同學的表現很好,其他的卻又令人擔心。我們為表現差的幾位再進行一次讀卷重答應用題部分,發現他們的表現也都好起來了!

說了老半天,只想指出一項重要的事實:抽離小組的同學大都學會了基礎知識,只是身體的缺損或測考的形式,令他們的學習成就無法完整地呈現罷了!

每天看著同學熱烈地投入上課,他們的成就早就清楚浮現,作為專業的教師,那裡需要看見測考成績才得知曉。要看TSA成績オ能檢討教學的,恐怕只是些無能力執行教學任務的人。